關于公開征求《杭州市關于加快打造5G第一城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見稿)》的通告
5G移動通信是新一輪信息科技革命的制高點,是我市全面推進“三化融合”,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重要內容和關鍵支撐。為把杭州建設成為世界級5G新型基礎設施、產業生態和融合應用的標桿城市,市經信局牽頭起草了《杭州市關于加快打造5G第一城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
本文件從2019年4月15日至4月23日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如有意見或建議,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及時反饋至市經信委云計算與大數據產業處,聯系人:方翔、盧遜,電話:85257123、85257014,傳真:85257129,通訊地址:杭州市江干區富春路市民中心A座1715室。
附件:杭州市關于加快打造5G第一城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見稿)
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2019年4月15日
杭州市關于加快打造5G第一城的若干政策
(公開征求意見稿)
5G移動通信是新一輪信息科技革命的制高點,是我市全面推進“三化融合”,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重要內容和關鍵支撐。為建設成為世界級5G新型基礎設施、產業生態和融合應用的標桿城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以下若干政策。
一、鼓勵企業產品創新。支持企業在5G核心設備、芯片、器件、模組及終端等領域開展產品研發,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對研發投入在300(含)萬元以上的,給予投入20%的資助,每個企業最高資助1000萬元。企業開展5G產業集成電路研發的,給予其購買IP直接費用30%、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補助;對復用、共享本市第三方IC設計平臺的IP設計工具軟件或測試分析系統的,給予其實際投入的40%、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補助;對開展工程產品流片的,給予其該款產品掩膜版制作費用的50%或首輪流片費用的30%、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的補助。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
二、支持企業創新平臺建設。推動之江實驗室、阿里達摩院、浙江大學等重點科研載體加強在5G領域的科研布局。組建5G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加強前沿、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應用,建設國家、省、市三級5G制造業創新中心體系。對經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市本級財政分別給予1億元和1500萬元的資助。對經認定的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連續兩年每年給予500萬元資助。鼓勵支持高校院所、企業及機構建設5G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省級、市級研發平臺。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三、鼓勵企業開拓市場。鼓勵企業為大企業大集團協作配套,對本地企業研發射頻芯片及器件、中高頻器件、全制式多通道射頻單元、微波器件和天線等產品為5G設備廠商量產配套,5G產品年度銷售金額首次達5000萬元以上的,給予一次性500萬元獎勵。對本地企業生產的小基站和微基站、高端光通信產品、網絡產品等5G核心設備進入電信企業集采名錄,且年度銷售金額首次達5000萬元以上的,給予一次性500萬元獎勵。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
四、促進企業做強做優。實施“鯤鵬計劃”,對在杭5G制造業業務年營業收入首次達到1000億元、500億元、200億元、100億元、50億元的,市本級財政分別給予1億元、2000萬元、800萬元、400萬元和200萬元的獎勵(進檔的獎勵差額)。支持5G產業鏈企業技術改造,企業實際完成投資額1000萬元(設備、外購技術及軟件投入)以上的技術改造項目,給予實際完成投資額的20%、不超過1億元的資助。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
五、支持創業載體發展。鼓勵圍繞5G相關產業發展專業化眾創空間、孵化器等各類培育載體。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給予一次性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建設補助。積極鼓勵市級以上孵化器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培育,對孵化器每培育一家“雛鷹計劃”和“市高企”給予5萬元培育經費補貼(對同一企業分別入選“雛鷹計劃”和“市高企”的只享受一次經費補貼)。對孵化器每培育一家國家重點扶持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給予15萬元補貼(以最高標準補貼一次)。
對經認定且考核合格的國家級、省級、市級標準化眾創空間,分三年每年給予不超過30萬元、25萬元、20萬元資助。對經認定且考核合格的市級專業化示范眾創空間和國際化示范眾創空間,在市級標準化眾創空間基礎上進行補足,分三年每年不超過50萬元的資助。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六、構建高效公共服務平臺。鼓勵支持政府、企業和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瞄準國內一流水平,圍繞產業生態體系,建設5G產品認證、應用測試、試驗外場、網絡性能監測、產業監測分析等公共服務平臺,面向研發企業提供基于SDN/NFV的5G網絡應用測試環境,持續完善平臺支撐功能和專業化服務水平。對服務5G產業取得良好成效的各類公共服務平臺,可按其實際投入給予不超過30%、最高3000萬元的補助。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七、強化產業空間布局。圍繞全市“一盤棋”,加強市級對各地5G產業細分領域空間布局的統籌協調,擇優確定全市5G重點細分領域發展的主要支撐平臺,編制全市5G產業鏈布局導引,形成全市5G產業鏈“一張圖”。全市認定3-5家市級5G產業園,推動錯位發展、高端發展、集約發展、聯動發展,優先保障其年度用地、用能指標。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投促局,各區、縣(市)政府、管委會)
八、積極開展產業鏈項目招引。鼓勵各區、縣(市)加大對5G產業鏈項目的招引力度,實施產業鏈精準招商。經市政府認定,市財政按屬地在項目實際資助的基礎上,再給予20%資助。對獲得國家、省財政支持的,市、區(縣)兩級給予配套支持。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投資促進局、市財政局,各區、縣(市)政府、管委會)
九、推動垂直行業融合創新。深化5G與物聯網、人工智能的融合,推進5G在工業制造、個人娛樂、城市治理、民生服務等方面的應用。積極實施“5G+”行動計劃,在工業互聯網、超高清視頻、智能網聯車、智慧安防、智慧物流、智慧醫療、電競、商貿、教育等行業中開展應用。對產業帶動作用明顯的5G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示范項目,按投入的20%給予最高300萬元資助。對影響大、產業帶動作用強的特色項目,可根據投入、效果、影響綜合評定按“一事一議”給予支持。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
十、加快推動示范應用。開展政府重大工程5G應用示范,圍繞亞運會、城市大腦、未來社區、地鐵、高鐵等重大工程建設,發揮先行先試引領作用。發揮政府采購政策的引導作用,對符合規定的首購產品可通過政府采購方式由采購人或政府首先購買。各級政府采購主體采購與首臺套產品相同品目或者品類的產品,且該產品使用了不可替代的專利、專有技術的,可以采用單一來源采購方式,重點支持5G重大創新產品的應用。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建委、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市財政局,市亞組委辦公室,市地鐵集團,各區、縣(市)政府、管委會)
十一、加強基站規劃引領。加強5G發展規劃研究,將5G基站站址專項規劃納入全市城鄉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明確5G基站屬于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研究制定基站配建標準,編制5G基站近期建設規劃。
(責任單位: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發改委、市建委、市經信局,各區、縣(市)政府、管委會,杭州鐵塔公司、杭州電信公司、杭州移動公司、杭州聯通公司)
十二、推進基站統籌建設。將5G基站建設列入各級政府年度重點工作,細化分解到具體單位并抓好落實。開放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所屬公共設施資源以及城市道路、綠化帶、公共綠地、公園廣場、公交站臺、校園、機場、港口、客運站場等場所和設施支持5G及通信網配套設施建設。支持利用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商業建筑等建筑的附屬設施開展5G通信網建設,確保5G網絡深度覆蓋。整合利用路燈桿、信號桿、監控桿、電力桿(塔)等社會桿塔資源,推進“一桿多用”。
(責任單位:市城管局、市經信局、市建委、市交通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公安局交警局,各區、縣(市)政府、管委會,國網杭州供電公司)
十三、提高基站建設審批效率。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簡化基站審批,納入建設項目“二合一”審查內容,為5G網絡建設提供便利。建立基站用電報裝綠色通道,提高通信設施用電報裝效率。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在基站運行維護過程中違規收取進場費、協調費、分攤費等額外費用。加強5G基礎設施保護,保障網絡安全,依法懲處危及基礎設施安全的違法行為。加強對通信基站輻射的科普宣傳。
(責任單位:各區、縣(市)政府、管委會,國網杭州供電公司)
十四、大力引進高端人才。圍繞“三化融合”行動和“5G第一城”建設目標,加大5G高層次人才引育力度,加快5G產業人才隊伍建設。在市全球引才“521”計劃、“115”引進國(境)外智力計劃等市級人才工程項目中注重對5G人才的遴選支持。著力引育5G高層次人才團隊,入選市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的,給予最高500萬元的項目資助。對獲風險投資的人才創業企業,政策性擔保公司給予積極支持。對頂尖人才和團隊的重大項目實行“一事一議”,最高可獲得1億元項目資助。5G高層次人才團隊經認定后,給予團隊成員若干名額,享受居留落戶、子女入學、車輛上牌、醫療服務等待遇。將5G網絡建設人才、業務應用人才納入市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目錄。
(責任單位:市委人才辦、市人力社保局、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衛健委,各區、縣(市)政府、管委會)
十五、加大金融支持。發揮政府產業基金、創投引導基金、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在5G產業方向加大金融支持。引導社會資本共同投資5G技術研發和產業發展,推動5G基站及配套設施建設向民營資本開放,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合作共建。深入推進“鳳凰行動”計劃,支持企業通過境內外上市、并購重組、發行債券等方式擴大直接融資。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金融辦)
十六、加強制度創新。爭取國家、省授權支持,在低空空域開放、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物聯設備頻率使用等研發、應用環節先行先試,研究制定智能駕駛、智慧醫療、無人機應用等相關管理規定。對新業務、新業態、新模式實行審慎包容態度,打造有利于技術創新和產品應用的外部環境。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衛健委、市交通運輸局)
十七、加大品牌宣傳。由政府指導,圍繞杭州打造“5G第一城”目標,支持在杭州舉辦有影響力的5G峰會(活動),培育國內知名的5G行業經典活動品牌,經市政府同意,市級財政給予最高500萬元補助。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商務局,各區、縣(市)政府、管委會)
本政策實施期至2021年,所涉及資助資金由市財政及區、縣(市)財政各承擔50%。凡在我市行政區域內工商注冊、稅務登記并從事5G產業的法人單位(包括外資企業),均可享受本政策。前發文件與本政策有重疊、交叉的,按照“從優、從高、不重復”的原則執行。
(來源:杭州市經信局)
掃一掃 關注銀江公眾號
關注投資者關系公眾號
地址:杭州市富陽區九龍大道 中國智谷·富春園區
版權所有 ? 銀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浙ICP備09109232-1號